我和X认识应该快有10年了吧。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开始感觉她对我也有意思的时候,校园内在放着陈奕迅的《十年》,没想到一晃就快十年了。。。

对她的第一印象,好像并不算太好。初中的时候,我从城镇小学来到了一间农村中学,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放学后,我独自走在回家的校道上,夕阳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忽然,一个背影闯入我的视线——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上,走路的姿态优雅而从容。我恍惚间以为遇到了小学同学,但记忆中那位同学的步伐似乎更加活泼。带着一丝疑惑,我加快脚步,装作不经意地回头瞥了一眼。说实话,有点被吓一跳--第一次看到有人脸上有一个痣的。后来发生什么,我也不记得了。

后来,我才知道她叫X,就在我隔壁班。她是年级里出了名的学霸,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我和朋友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恰巧遇到她和她的朋友。朋友热情地为我们做了介绍,我笨拙地打了声招呼,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气息,我只记得自己脸颊发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真正对她产生好感,是在初二的一次数学考试后。那次考试题目特别难,我勉强挤进了年级前五,而她和她的朋友则包揽了前两名。看着成绩单上紧挨着的名字,我的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暖流。或许是因为她的优秀,或许是因为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我对她的关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自拔。

后来的一次上级领导视察,让我们的故事有了短暂的交叉。由于班级人数超标,学校临时将一些调皮的学生安排到宿舍,剩下的学生则重新分班。命运似乎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我和X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那一天却让我听到了许多关于她的议论——有人说她漂亮,有人说她优秀。那时的我,虽然嘴上不肯承认,但心里早已默认了这个事实:她确实很美,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很快就到初二暑假了,那个时候有个“三下乡”活动,师范大学的学生来校开展夏令营。作为有望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我自然也参加了。在查看分营名单时,我意外地看到了她的名字。那一刻,我的心里掀起了一阵波澜——她竟然和我在同一个营!那一瞬间,我心里暗暗窃喜。曾经只能远远看着的背影,如今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注视了。

那段时间,是我和她距离最近的时光。虽然已经不记得是否在上课时偷偷看过她,但如果没有,我一定会感到遗憾。毕竟,那是我们唯一一次真正成为“同班同学”的机会。

夏令营的每一个瞬间,都成了我珍藏的回忆。某个夜晚,我们在会议室里举行知识问答活动。我坐在她前面,知道她能看见我,便忍不住想要表现自己。那时的我,课外书读得不少,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冷知识。每当有题目出现,我便迫不及待地将答案告诉身边的同学,让他们抢答。每当他们答对时,我都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板,甚至将双肩靠在她的桌子上,仿佛这样就能离她更近一些。

就在这时,我感到有人用手指轻轻戳了戳我的后背。那一瞬间,我的心跳陡然加快,脸颊也开始发烫。我太害羞了,甚至不敢回头确认是谁。但我知道,除了她,还能有谁呢?那个小小的动作,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我心中无尽的涟漪。

某个傍晚,我从食堂吃完饭回到教室,推开门的一瞬间,心跳仿佛漏了一拍——她正坐在我的座位上,手里随意翻着我的书,和身边的朋友轻声聊着天。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层柔和的光晕。我站在门口,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心里既惊喜又慌乱。我想,她大概只是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并不是特意来找我。于是,我强压下想要上前搭话的冲动,转身退出了教室,躲在走廊的角落里,直到她离开才敢回去。那一刻,我多希望自己能有勇气多停留一会儿,哪怕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夏令营的体育课上,命运似乎又一次将她推到了我身边。或许是因为身高相近(尽管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最矮的,但她一定是最高的),我们被分在了同一组。压腿的时候,她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怎么也压不下去。旁边的男生忍不住笑出了声,而我也跟着笑了起来——与其说是嘲笑,不如说是想借此引起她的注意。她听到笑声,转过头来看向我,嘴角微微上扬,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一刻,她的笑容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心底某个隐秘的角落。

晚上的活动总是轻松而愉快。某个夜晚,大家围在一起玩游戏,而我却因为社恐,早早地退出了游戏,独自坐在讲台前摆弄着电脑。她似乎注意到了我的落单,走过来轻声问我:“你不来参加游戏吗?”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关切。我愣了一下,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却不知该如何回应。最终,我还是摇了摇头,继续留在讲台前。其实,我多希望自己能鼓起勇气加入他们,哪怕只是为了多看她一眼。

夏令营接近尾声时,我们拍了一张合照。由于身高的缘故,我恰好站在她旁边。那是我和她唯一一张同框的照片,也是我珍藏至今的回忆。如果那张照片还在,它一定会是我青春里最美好的定格。

夏天总是过得太快,仿佛一眨眼,初三就悄然而至。和往常一样,她依然在我隔壁班,我们的距离似乎从未改变,却又仿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初三的教学楼一楼,柱子上贴满了“明日之星”的海报。而她的照片,恰好被贴在楼梯口右侧的柱子上。每次下楼,我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那张海报上。照片里的她,笑容明媚,眼神清澈,仿佛在与我无声地对视。那段时间,那张海报成了我与她“对视”最久的媒介。

初三的运动会,是我们之间又一次短暂的交集。那天,我和朋友在操场上闲逛,恰巧遇到了她和她的朋友。朋友手里拿着相机,兴致勃勃地提议:“我们四个一起拍张合照吧!”话音一落,三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她,等待她的回应。我偷偷看了她一眼,恰好与她的目光相遇。她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轻轻摆了摆手。我们只好作罢,留下了一个未完成的遗憾。如果当时能有一张合照,或许现在的我,还能多一份回忆的凭证。

写了那么多,其实故事才刚刚开始。

真正让我意识到她对我也有好感的,是在一个傍晚。那天,我和两个朋友走在校道上,有说有笑。忽然,我察觉到她的目光——她回头看向我们,眼神中带着一丝探寻。起初,我以为她在看我的朋友,或者只是随意一瞥。毕竟,我们从未正式认识过。然而,当我与朋友分开后,她的目光依然停留在我身上。我回头看了看,身后空无一人,只有夕阳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有些困惑地看向她,与她的目光再次相遇。那一瞬间,她的眼神里似乎藏着什么,却又在我注视的刹那迅速躲开,转过头去。那一刻,我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明白了什么——原来,她也在意我。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每天都盼望着傍晚下课,因为我有很大的概率可以碰到她。现实也确实如此。走在校道的时候,一般都是她在前面,我在后面。我很喜欢这样,因为这样我能看到她,也能看到她叫朋友回头看我有没有看向她。如果我没有看向她,她就会回头看我。有一次她朋友回头的时候,我没有看向她们,然后就在同一时间,她回头了,我也同时看向她了,我和她对视了一会,她猛然回过头去,拍了一下她的朋友,责怪她的朋友给的信息不准确。

有时候,她的朋友没有和她一起回家,她便会微微侧过头,将脸转向一旁。起初,我以为她是在看路边的风景,直到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在用余光偷偷看我。那种小心翼翼的姿态,让我心里泛起一阵甜蜜。

出校门的时候,我们的路线开始分岔。我直行,而她则右转,走进一条小路。即便如此,我的目光依然无法从她身上移开。每次走到分岔口,我都会不自觉地转过头,望向她离开的方向。而她也常常在这时回头,与我的目光再次相遇。那一瞬间,我们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同时扭过头去,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那段时间,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出租屋吃晚饭时,我习惯随机播放一些音乐。我下载的音乐种类杂乱无章。每当一首歌快要结束时,我总会在心里默念:“来一首能说明我和X关系的歌吧。”说来也神奇,每次我这样默念,下一首歌总会是一首情歌。那种巧合,让我觉得连命运都在为我们谱写旋律。而如今,无论我怎么默念,都不会再有那样的奇迹发生了。

回校上晚自习的路上,似乎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在快到校门口时与她“偶遇”。于是,我们一前一后,走过那条熟悉的校道。寒假期间,学校里只剩下初三的三个重点班,住校外的人寥寥无几。有时候,整条校道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她在前,我在后。如果不是因为快要迟到,我真希望那条路可以无限延伸,让我能一直这样安静地走在她身后。

我一直是个拖沓的人,总是踩着点进教室。某天傍晚,因为有事,我提前出发了。快到校门口时,我下意识地往左边的小路瞥了一眼,竟看到了她。她弯着腰,正专注地欣赏路边的野花。发现我后,她立刻直起身,加快脚步朝校门口走来。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那些所谓的“巧合”,其实并非偶然——她一直在等我。

后来,她的班主任要求她们班的学生提前到教室,而我却毫不知情。依旧按照往常的时间出发,快到校门口时,我习惯性地往左边的小路看去,却没有看到她的身影。校道上也空无一人。我以为自己快要迟到了,便匆匆跑向教室。上楼梯时,我看到了她。于是,我放慢脚步,跟在她身后。因为一路小跑,我的呼吸有些急促。她听到我的喘气声,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第二天,尽管我还是按照原来的时间出发,却依然能在校道上“偶遇”她。那种默契,让我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某天中午,吃完午饭后,我和两个朋友走过一条小路,恰巧看到她在小卖部门口和朋友聊天。不知为什么,我的朋友在不远处停了下来,开始闲聊。而我的注意力早已被她吸引,完全没了聊天的心思。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想冲过去抱住她。我下意识地张开双臂,但随即感到一阵尴尬,又迅速放下。她注意到了我的动作,竟也做出了类似的举动,仿佛在回应我未说出口的心意。

某个周六的中午,我在教室里自习到很晚。去厕所洗水杯的路上,我远远地看到了她。她和朋友刚从班里走出来,往右边一瞥,目光恰好与我相遇。不知为什么,我微笑着朝她的方向走去。她看到我后,突然停下了脚步,仿佛时间在那一刻静止。她的朋友见她没有跟上,便回头拍了拍她的肩膀,她这才回过神来,和朋友一起离开了。那一瞬间的对视,让我心里泛起一阵涟漪,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悄悄萌芽。

中考的时候,我在进考场前,看了一眼隔壁的教室。只用了一眼,我就看到了坐在隔壁考场的她。那个时候的我很激动,觉得和她很有缘份。

考试结束的那天下午,阳光洒满校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轻松的气息。我和她几乎是同时走出考场的。在楼梯口,我们的脚步渐渐靠近。她依旧走在我前面,而我则跟在后面。和我同考场的一个女生走在我旁边,我们随意聊着天。为了让前面的她听到我的声音,我故意提高了音量。她果然听到了,回头看了一眼。然而,不知是不是误解了我的用意,她突然拍了拍和她同行的男生,笑着和他聊了起来。那一幕,让我心里有些失落,却又无可奈何。

中考成绩出来后,我考得还算不错。家里人在讨论我该选择哪所高中时,我几乎没有犹豫——我知道她一定会选择那所重点高中,而另一所学校,对我来说毫无吸引力。那时的我,心里早已做出了决定。

准高一缴费的那天,校园里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然而,在购买校服的队伍中,我再一次遇见了她。那一刻,我不禁感叹,缘分真是奇妙的东西。尽管人群拥挤,但她的身影总能轻易吸引我的目光。

高一开学那天,我站在分班名单前,仔细地搜寻着她的名字。学校很大,班级众多,但我依然在隔壁班的名单上看到了她的名字。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欣喜——我以为高中三年会让我们渐行渐远,却没想到命运再次将她带到了我身边。

刚开学的那几天,老师们并没有布置太多任务。某节英语自习课上,老师决定给我们放电影放松一下。然而,我们班的投影仪却坏了。幸运的是,这位英语老师同时教我们班和她班,于是英语老师让我们搬着椅子去她班上一起看电影。那是我高中唯一一次除了在考场以外和她真正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时刻。她因为个子高,坐在最后一排。我记不清她具体的位置,只记得她的桌边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黑色的圆珠笔。当我们班的人走进教室时,她频频回头张望,直到看到我坐下,才安静下来。

教学楼的走廊两端各有一台饮水机,但我总是选择她班级附近的那一台。不仅仅是因为顺路,更是因为每次路过她的班级,我都能偷偷看她一眼。有一次,我打完水后把水杯放在饮水机旁,转身去了厕所。回来时,恰巧看到她也在打水。我一时冲动,趁她还在接水时,伸手从她侧面去拿我的水杯。她显然被我的举动吓了一跳,而我则因为离她太近,脸颊瞬间发烫,仿佛下一秒就要撞进她的怀里。

高中不允许我们带手机,为了方便联系家长,我就办了一张电话卡,因为这样就可以用那个老式电话机了。在网上选号时,我发现可以自定义电话号码的后四位。起初,我想用自己的生日,但系统提示不可用。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她的生日了(可能听起来有些creepy,但是我很早就知道她的QQ号码并且背下来了,甚至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候她的QQ还挂着她的准确生日,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她的生日)。因此我就用她的生日作为我的电话号码后四位。直到现在,我依旧记得她的生日。

开家长会的那天,自由活动时间,我站在三楼的走廊上,目光不经意地扫向楼下。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她。几乎是同一瞬间,她也抬起头,与我的目光相遇。那一刹那,我的心跳陡然加快,突然有种冲动想下楼,离她更近一些。而她的反应似乎与我不谋而合——她开始往楼上走。我们在二楼的楼梯口相遇,彼此都没有说话,只是匆匆擦肩而过。那一瞬间,我仿佛觉得自己的心思被她看穿了,于是下到一楼后,我低着头,没敢再往上看。

某个月考的前一晚,下晚自习后,我在宿舍楼附近的楼梯口碰到了她。她和朋友正与一个男生同行——没错,就是中考结束后和她一起下楼梯的那个男生。她发现我在身后,便轻轻拍了拍那个男生。尽管我不想承认,但那一晚,醋意像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的考试,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昨晚的画面,结果可想而知——那是我高中生涯中考得最差的一次。

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后,我们都被分到了普通班。普通班的数量众多,所以如果她还在我隔壁班的话,我觉得此刻的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找她。(开个玩笑,我还在给自己找理由逃避,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就是改不过来。)然而,现实并没有给我这样的机会——她的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的另一端,我们走的是不同的楼梯,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尽管如此,我依然渴望与她偶遇。为了增加碰面的概率,我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渐渐摸清了她的时间规律。从那时起,一直到毕业,我都用这种方式制造“偶遇”。虽然她的身影不再出现在隔壁班,但我依然能在走廊、楼梯或校园的某个角落,与她短暂相遇。可以说,整个高中生活之所以过得飞快,正是因为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期待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她再次相遇。

某天清晨,吃完早餐后,我独自走向教学楼。忽然,她出现在我身旁,与我并肩而行。那应该是我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近到只要稍微伸手,就能触碰到她。我的心跳陡然加快,既慌乱又欣喜。她一边走,一边翻着背包,似乎在找什么东西。我偷偷用余光看她,心里希望这条路能再长一些,再拥挤一些,好让我们靠得更近。可惜,那段路很快就走完了。回到教室后,我一脸兴奋地和同桌分享这段经历,可惜他完全不懂我的心情。要是他能推我一把,或许我会更有勇气。

高二那年,学校突然组织了一次秋游。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手机带到学校,尽管只有一天。为了在车上偷偷玩游戏,我特意带上了我妈的手机。整个旅途中,我完全没有心思欣赏风景,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偷拍”她。可惜,我太贪心了,总想拍到她的正脸,结果被她发现了。她似乎也拿起手机拍了我。无论如何,那是我第一次在手机里存下她的正脸照片。那部手机是荣耀V10,支持动态图片。虽然手机早已不知所踪,但幸好部分照片还保存在我的QQ小号里,只是不再是动态图。

高二的冬天,我感冒了。那时正值诺如病毒肆虐。我请假去中医院开了一堆中成药。晚自习快结束时,我泡了药喝下,却不知道空腹喝中药会引发不适。没过多久,我就冲到厕所吐得昏天黑地,声音大到连隔壁班的班主任都听到了。她的朋友恰好也在隔壁班,很快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第二天跑操时,她看到我,眼神中满是关切,久久没有移开目光。

后来,我把和她的故事告诉了一个朋友。他怂恿我主动一点,别再犹豫。我鼓足勇气,通过“可能认识的人”添加了她的QQ好友,但没有用实名(说到底,还是怂)。她一直在QQ上问我是谁,最终我还是架不住她的拷问,告诉了她我是谁。

月初放假回校时,妈妈开车送我。那天晚上堵得厉害,学校破例允许家长开车进校园。和往常一样,我在车上播放着自己的歌单。快到校门口时,Westlife的《Beautiful in White》缓缓响起。我抬头望向窗外,恰好看到了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某种巧合,但那一刻,我真希望她能够成为我生命中的那个人。

不久后的一个晚自习,年级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红色电影。虽然名义上是红色电影,但在我看来,它更像一部爱情片。电影的情节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唯一记得的是女主角的发型——和她的一模一样。电影结束后,我从后门离开教室,发现她和她的朋友早已站在教室后面。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股冲动,想上前和她说话,仿佛那部电影点燃了我心中的某种情绪。可惜,她的朋友就在旁边,我担心自己的举动会显得唐突,最终只能默默离开。回宿舍的路上,我走在前,她跟在后。那一晚,我辗转反侧,直到凌晨三点才勉强入睡——那是高中生活中最漫长的一个夜晚。

高三的生活比以往更加枯燥,但因为能时不时与她偶遇,日子倒也过得飞快。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寒假被无限延长,直到四月底才返校。在家自习的日子里,我总是难以抵挡网络的诱惑。《爱情公寓5》在那时上线,我一集不落地追完了。原本下载百度网盘是为了看网课,结果它却成了我看电影解说的工具(真是讽刺)。

五月份返校后,生活逐渐回归正轨。我依旧每天掐准时间走出教室,只为在下楼梯时与她“偶遇”。某天傍晚,我在食堂吃饭时,远远地看到她和一个同学朝我这边走来。我假装没看见,低头继续吃饭。然而,当她经过我桌边时,突然转身对同学说了句话。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但那是我为数不多听到她声音的时刻。奇怪的是,她的声音和记忆中的不太一样,仿佛带着一丝陌生。

高考的第二天中午,我在校园里碰到了她。那一刻,我多想走上前去,和她说点什么。但想到下午还有英语考试,我怕打扰到她,最终只是默默地从她身边走过。

高考结束的那天,并没有我想象中的轰轰烈烈。我没有在考完后第一时间去找她,尽管心里早已计划了无数次。后来,我在QQ上给她发了一条消息,却只得到了不冷不热的回复。我原本想着,高考结束后一定要向她表白,但最终却被各种理由说服——收拾东西、回家、等待合适的时机。不久后,学校通知我们回校打疫苗和领取档案,那本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但我依然没有抓住。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并不满意,尤其是想到自己在网课期间的懈怠,心里更是懊悔不已。于是,我匆匆写了一篇小作文,简单表达了对她的心意,然后选择了复读。而她,则顺利考入了医学院。

复读期间,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让我至今捶胸顿足的事实——高考那两天,她一直在我吃饭的楼层用餐。她是来找我的吗?应该是吧。可惜,我并没有在那里吃饭,而是选择和家人一起。这个错过,成了我心里永远的遗憾。

第二年高考结束后,我依然没有去找她。我告诉自己,她可能在准备期末考试,不想打扰她。我原本计划等到七月份,和她一起分享喜讯,但命运再次和我开了个玩笑——我考出了复读期间最差的成绩,尽管我感觉自己发挥得不错。这个结果让我耿耿于怀,仿佛白白浪费了一年时光。从那以后,我开始沉沦。

选择大学时,她所在的城市成了我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更多的是因为我对这所学校了解不足,甚至被它的招生政策“欺骗”了。

曾经,我和朋友讨论过未来。那时的我,根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她的未来。我不知道该如何忘记她,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前行。大一大二时,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每天不是玩游戏就是睡觉,GPA也因此一落千丈。3.1的绩点让我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也没有实习经历,我完全迷失了方向。最终,我选择了转学到美国,试图重新开始。

然而,回归现实后,没有了游戏的麻痹,我对她的思念愈发强烈。时光冲刷走了她的样貌,却抹不去她在我生命中的痕迹。许多个夜晚,我都会想起她,梦到她,甚至萌生了写下这段经历的想法。起初,我以为这段回忆不会太长,但真正动笔后才发现,我们的故事实在太长,长到我无法完整记录;却又太短,短到未能覆盖我的整个人生。

我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她会在我的未来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但我知道,这段青春的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转眼间,我和她已经快五年没见了。她的模样在我的记忆里逐渐模糊,但我却不知道,她是否已经把我遗忘。这些年来,我曾无数次想找她聊天,试图了解她的近况,但每次打开对话框,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我不知道她是否已经move on,是否已经有了新的生活。虽然偶尔会给她发送节日问候,但她简短的“谢谢”让我觉得,或许我不该再打扰她了。

24Fall的时候,我发现她换了一个头像——是一个英俊的男生。那一瞬间,我的心沉了下去,以为那是她的男朋友。懊悔和自责如潮水般涌来,我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当初有那么多机会,我却总是找借口退缩?为什么我没有勇敢地走到她面前,表达我的心意?如果她真的有了新恋情,那我确实不该再打扰她了。然而,当我发现那只是一张明星的照片时,我如释重负,甚至暗自窃喜。可即便如此,我依然没有采取行动,依然用“她可能有男朋友了”来麻痹自己。

然而,2024年年底的时候,她突然给我发了一条生日祝福——尽管那是我在QQ上胡乱填写的生日。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里既惊喜又困惑。这是她在向我释放某种信号吗?毕竟,半年前我找她时,她并没有回复我。或许,这是她在暗示我可以主动联系她?我盯着那条消息,从晚上11点纠结到凌晨3点,最终用GPT斟酌了一条回复。然而,她并没有再回应。我不知道是因为GPT的回复太过生硬,还是那条生日祝福只是QQ的自动发送。唯一让我遗憾的是,几天后我才发现那天是她的农历生日。如果早知道,我或许回一句“同乐”。

后来,到了她的新历生日,我用GPT精心编辑了一条生日祝福发给她。然而,她的回复只是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我本想借此机会和她多聊几句,但那个表情符号让我犹豫了——这是不是在委婉地拒绝我?于是,我选择了沉默。

从2024年开始,我对她的思念愈发强烈。以前,她只是偶尔出现在我的梦里,像一阵微风,轻轻拂过便消失无踪。但最近,她出现在梦中的频率直线上升,仿佛在提醒我那些未曾抓住的机会。每晚入睡前,只要不是特别困倦,我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回过去,想起她曾给过我的种种暗示,而那时的我却浑然不觉。写到这里,我不禁停下笔,叹了口气,抓了抓头发——为什么当时的我如此迟钝?为什么我总是用各种理由将她推开?

我从未想过move on,也不可能move on。毕竟,我再也遇不到一个能让我如此心跳加速的人了。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还会有续集。18岁的我等到了《谍影重重》的续集,但23岁的我,却始终没有等到《使徒行者》的续集。不同的是,这个故事的续集掌握在我自己手中。然而,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醒悟得太晚,也不知道她的现状如何,更不确定我的主动是否会打扰到她。更何况,现在的我远在美国,与她相隔万里。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该从事什么工作?该在哪里定居?每每想到这些问题,我便忍不住叹气。

这几天,我一直在回望过去,审视那些曾经的选择。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每一个决定似乎都是最优解,仿佛每一步都走得理所当然。然而,命运却和我开了一个玩笑——这些看似最优的选择,最终排列组合成了一个让我深深遗憾的结果。如果非要选出一件最令我懊悔的事,那一定是在高一的那个清晨,当她与我并肩而行时,我没有鼓起勇气,微笑着对她说:“Hi,我是李弘政。你一定是X吧!”

写到这里,我真心希望这个故事还能继续写下去。很快就要过年了,我又可以找个借口和她聊天了。这一次,我希望自己能勇敢一点,要么为这个故事写下新的篇章,要么为它画上一个句号。

To be continued...

标签: X, 回忆

添加新评论